普通話補習 -國語速成班-欲加之罪,何患無辭

Mandarin Lesson 欲加之罪,何患無辭 春秋時期,晉獻公在位時,最寵信一個叫驪姬的妃子。當時,晉獻公已經立了申生為太子,準備讓他繼位。可驪姬想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當國君,於是她千方百計地陷害申生,最終申生自殺身亡,他的兩個哥哥重耳和夷吾逃亡國外。 後來,晉獻公病重,他把最信任的大夫荀息叫到床前,囑咐他好好輔佐奚齊當國君。荀息答應了。可是他的使命太艱難了。晉獻公一死,晉國陷入一片混亂之中。有一個名叫里克的大夫,他原來是太子申生的副將,他覺得申生死得太冤枉,一心想為申生報仇。奚齊登上君位不久,他就找到機會把奚齊給殺了。荀息只好又立了奚齊的弟弟卓子當國君,可是很快,里克又把卓子殺了。這時候,流亡秦國的夷吾回國當上了國君,這就是晉惠公。晉惠公剛當上國君,就想殺掉里克。他對里克說:“你殺掉了兩個國君和一個大夫,我如果不殺你,別人就不會服我。你受死吧。”沒想到里克不但不害怕,還冷笑著說: “如果我不殺他們,能輪到你來當這個國君嗎?你既然已經打定主意把罪名加到我頭上,還怕找不到理由嗎?”(原文是:“欲加之罪,其無辭乎?”)於是他自己撲到劍上結束了自己的生命。 成語“欲加之罪,何患無辭”由“欲加之罪,其無辭乎”演變而來,是說想要給人強加上個罪名,何愁找不到藉口。欲,想要,希望;患,害怕;辭,理由,藉口。 欲加之罪,何患無辭 Yù jiāzhī zuì, hé huàn wú cí Chūnqiū shíqí, jìn xiàngōng zài wèi shí, zuì chǒngxìn yīgè…

實用普通話-讀成語學習中文發音-國語速成班-約法三章

Mandarin Lesson 約法三章 秦朝末年,人民苦於沉重的捐稅、繁重的徭役和嚴酷的刑罰,紛紛揭竿而起。公元前206年10月,劉邦率領大軍攻入關中,到達離秦朝皇都咸陽只有幾十里的灞上。僅當了四十六天秦王的子嬰,向劉邦投降。劉邦接受大將樊噲和張良的建議,下令封閉王宮,並留下少數士兵保護王宮和藏有大量財寶的庫房,隨即還軍灞上。 為了取得民心,劉邦把關中各縣父老、豪傑召集起來,鄭重地向他們宣佈道:“百姓苦於秦朝的嚴刑苛法已經很久了,應該全部廢除。現在,我與父老鄉親們約法三章:一是殺人的判處死刑,二是傷人的治罪,三是搶劫的受罰。我到這裡來,是為了替父老鄉親們除害,不是來侵害你們的,請大家放心。”父老鄉親們都表示擁護約法三章。 接著,劉邦又派人到各縣各鄉,將約法三章通告於百姓。百姓得知後都非常高興,紛紛帶著牛、羊、酒、食前來犒勞劉邦的軍隊。劉邦一再謙讓不肯接受,說:“我們的軍糧並不缺乏,不想再麻煩百姓了。”百姓們更加高興,唯恐劉邦不做王。由於堅決執行約法三章,劉邦得到了百姓的信任、擁護和支持,最後取得天下,建立了西漢王朝。 成語“約法三章”即指規定出幾條共同遵守的條款。約,協商,議定;章,指條目。 Yuēfǎsānzhāng Qín cháo mònián, rénmín kǔyú chénzhòng de juānshuì, fánzhòng de yáoyì hé yánkù de xíngfá, fēnfēn jiēgān’érqǐ.…

學普通話課程 -普通話讀音-運籌帷幄

Mandarin Lesson 運籌帷幄 西漢初年,天下已定,漢高祖劉邦在洛陽南宮舉行盛大的宴會。幾輪酒過後,他向群臣提出一個問題:“大家都說說,我為什麼會取得勝利,而項羽為什麼會失敗?” 大臣高起、王陵等人說:“您派有才能的人攻占城池與戰略要地,給立大功的人加官封爵,所以能成大事業。而項羽恰恰相反,將士打了勝仗,他也不給獎勵,心胸狹小,容不下有才能的人,所以他才失敗。” 漢高祖劉邦聽了,點點頭說:“你們說的有道理,不過我最重要的取勝法寶是善於用人。比如吧,要說運籌(chóu)帷幄(wéiwò)之中,決胜千里之外,我不如張良;要說鎮守國家,安撫百姓,供應軍餉,不讓糧道斷絕,我不如蕭何;要說統領百萬大軍,攻無不克戰無不勝,我不如韓信。這三個人,都是當代的人中之傑啊。我能用他們之所長,這才是我取得天下的根本原因。可看看項羽呢,連一個范增他都用不好,還談什麼擁有天下?” 眾將紛紛點頭,打心底里佩服劉邦的高見。 在“運籌帷幄”這個成語裡,“籌”是計數的用具,多用竹子製成;“運籌”指出謀劃策;“帷幄”是指古代軍隊的帳幕。意思是張良坐在軍帳中運用計謀,就能決定千里之外戰鬥的勝利。現在人們常用它來表示善於在後方決定作戰策略,以取得成功。 Yùnchóuwéiwò Xīhàn chū nián, tiānxià yǐ dìng, hàn gāozǔ liúbāng zài luòyáng nángōng jǔxíng shèngdà de yànhuì.…

語文能力-拼音班-國語成語學習-招搖過市

Mandarin Lesson 招搖過市 春秋時期,孔子曾做過魯國大司寇,因與當權者意見不合而被疏遠。於是,孔子領著他的弟子來到衛國,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。 當時,衛國的國君衛靈公很熱情地接待了孔子。衛靈公的夫人叫南子,很得衛靈公的寵信。她對孔子很好奇,傳話給孔子說:“天下各方的君子,想要和我們國君交朋友的,都會來見見我,這次我想見你。”孔子本不想去,可如果不去的話,得罪了南子,可能會影響自己治國策略的推廣。沒辦法,孔子只好去拜見她,走個過場,敷衍了事。入宮見南子時,他隔著帷帳向北行了個禮,就匆匆離去了。直性子的學生子路對此事不高興,埋怨老師不該去見這樣的女人,孔子急得發誓說:“我如果有什麼不對的話,老天厭棄我吧!老天厭棄我吧!” 過了幾天,衛靈公和南子坐了一輛車,並讓孔子也坐了輛車跟在後面,招搖過市,引來很多百姓的圍觀。孔子覺得受到了侮辱,發了一句很著名的牢騷:“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。”——我沒有見過喜好德行如同喜好美色的!然後就拂袖而去,領著弟子們離開衛國,前往曹國去了。 成語“招搖過市”就是從這個故事得來的,人們常用它來形容故意在眾人面前虛張聲勢,炫耀自己,以引起人們的注意。過,穿過;市,街市。 Zhāoyáoguòshì Chūnqiū shíqí, kǒngzǐ céng zuòguò lǔ guó dà sīkòu, yīn yǔ dāngquán zhě yìjiàn bùhé ér bèi…

普通話研習-國語教學短期課程-鄭人買履

Mandarin Lesson 鄭人買履 春秋時鄭國有一個人,他的鞋子已經非常破舊了,他想到集市上去買一雙新鞋子。買鞋子,就要先知道鞋子的尺寸。他找來一根草繩,先量好了腳的大小,然後就順手把這根草繩放到了自己的座位上。到了趕集這一天,一大早,他就匆匆忙忙地出門了。來到賣鞋的攤子前,他講好了價錢,準備買鞋,可一摸口袋,壞了,量好的繩子忘帶了! 他又匆匆忙忙地往家跑,找到繩子,再轉身往集市上趕。等他氣喘吁籲、滿頭大汗地跑回來時,集市已經散了,鞋攤也不見了。他手裡拿著那一小段繩子,後悔不迭。 別人問清楚了情況,很奇怪地問他:“你幹嗎不用自己的腳來試試,那不就省事了嗎?你也不用來回地跑了。”可是他固執地搖搖頭說:“那可不行。我是有原則的人。我寧肯相信量好的尺碼,也不相信自己的腳。”眾人聽了,也只好無可奈何地笑了。 履(lǚ),就是鞋子。這個故事中的“鄭人”十分可笑,只肯相信一根繩子,不肯相信自己的腳。 “鄭人買履”這個成語就是比喻一些做事迷信教條而不顧客觀實際的人。 Zhèng rén mǎi lǚ Chūnqiū shí zhèng guóyǒu yīgèrén, tā de xiézi yǐjīng fēicháng pòjiùle, tā xiǎngdào…